1
油价疯了。
油价疯了。
根据昨日市场数据显示,国内成品油92号汽油8.01元/升,95号汽油8.52元/升。
成品油喜提五连涨,这直接给老司机们整抑郁了。
你想过没有,现在加满一箱油能买一辆自行车,加满四箱直接抵得上一辆崭新电驴了。
改骑共享单车的表舅,每次怀念踩油门推背感的时候,就直接使劲踩一下脚蹬子。
虽然feel差那么一丢丢,但毕竟不花钱才是王道!
司机抑郁了,乘客会好么,答案显而易见
——No!
3月5日,多家航空公司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翻倍上调。
800km以上航线燃油附加费由原来的20元调整为40元;
800km及以下航线燃油附加费由原来的10元调整为20元;
除国产飞机免基建费的情况外,国内航线出行税费成本将从70元起步。
一句话总结就是,大部分航线出行额外附加费将达到90元。
90块说多不多,公司楼下三顿顶配盖浇饭,莫得了。
天下飞的抑郁了,地上跑的会好么,答案也是显而易见
——No!
截至目前,贵州贵阳,辽宁大连,云南普洱、山东德州、安徽巢湖等已经开启加收的出租车燃油附加费。
其他地市请别着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近日杭州市发改委消息,自3月10日开始,杭州市区巡游出租车也将收取每车次1元的燃油附费。
经常打车上下班的笔者看到这儿,也不知道该说啥好。
看了眼正在实时交易的原油价格,同志们,啥也不说了
——请珍惜当下的油价!
以目前油价测算下轮成品油零售价,市场依旧出清一色的上涨预期。
油价真疯了,实在不行就办个共享单车季卡吧。
2
而前文我们提到的成品油价,亦不过是大宗上涨带来的冰山一角,但是各位老司机们也先别抱怨
——毕竟投资者们还没说话呢!

通过上图部分大类资产涨跌表现,我们不难发现大宗商品已成为2022年全球金融市场上最靓的仔。
而国际商品价格正在向国内市场传导,前文提到的成品油价格是,其他的亦然。
3月8日国内期货市场收盘,商品期货多数上涨,沪镍、沪锡、不锈钢、沥青主力合约涨停,燃油涨超12%。

而这并不是值得开心的事,想必各位一定听说过这么一句话
——大宗死,万物生。
而当下的全球行情却正在演绎它的反面
——大宗生,万物死。
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一方面引发市场对全球通胀的担忧,而制造业企业的盈利将直接受损也引发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盈利的悲观预期。
如涨价凶猛的碳酸锂既遏制了动力电池厂商的盈利,也遏制了上游车企的销售预期。
另一方面,通胀风险加剧将对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形成持续压力,市场再一次担忧美联储加息节奏和力度可能再度超预期。
中美利差的缩小引发国际资本回落,其他的不说,单说陆股通抛售的压力估计都不陌生。
大宗起,线下生活成本开启狂飙,线上资本市场股价也开始闻风跳水。

(A股近10日涨跌)
按照美林时钟的周期循环,大宗暴涨本是对应着经济的过热阶段。
而不同的是本轮大宗商品暴涨,伴随的背景是经济的下滑周期。
大宗起,全球经济迎来暗黑时刻。
大宗起,有人想趁机分一杯看多商品的羹,但笔者仍劝你别去凑热闹。
镍,它既是不锈钢盆的原材料,也是新能源车三元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同志们,感受一下它的暴力。

3月7日LME镍价创纪录单日大涨近90%后,3月8日再度发力。
最高升破10万美元/吨关口,日内涨幅扩大至110%,刷新历史新高。
伦镍期货价格单日这么大的涨幅,已经很难从供需基本面角度去解释,也不能基本面去解释了。
在镍暴涨的行情下,某中国世界500强企业开的20万吨做空期权将迎来天量亏损。
你下空单,跌的越多你会赚的越多,而如果涨的越多你则亏的越多。
试问各位还记得2020年的中行原油宝事件么,想不到2年后换了个品种被国际资本猎杀。
作为该企业合作方的A股上市公司华友钴业,开盘后闪崩跌停,13万股东被埋。
期货市场虽然是当下的热点,但并不代表你能赚钱。
大宗起,从生活到经济,到金融投资皆迎来暗黑时刻。
回顾历史,但凡商品大起大落的年份,危险总是大于机会。
3月8日晚间,央行公告称将上缴财政一万亿利润。
第一是为了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第二个则是用于
——留抵退税。
所谓的留抵税额,简单可理解为当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即出现了留抵税额。
进项税指的是纳税人在购进货物、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等时候支付的增值税额。
而销项税,则指销售时收取的增值税额。
在大宗商品暴涨之际,央妈迷之出手的真实目的各位明白了么
——直接给钱帮企业抵抗上游通胀
同志们,形势的严峻感受到了么,市场的恶劣感受到了么?
3
当下金融市场,能看的除了上游商品就是相关上市公司,但笔者依然劝你管住手。
若你看好市场涨价预期逻辑,请问你怎么知道相关标的是都也玩了海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
把市场预期里的"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的回撤,才是最可怕的。
商品既然能暴涨,那请问是否可以预料到商品的暴跌呢?
你说你很懂商品的供需,请问你怎么知道国际资本会在何时由多转空开始砸盘呢?
成熟且残酷的国际市场里,做空与做多同样惨烈。
就咱这普通小韭菜在自家A股都天天被割的不行,还有啥资格去外面搏击呢!
看昨日市场盘面,也就业绩稳定的白酒与国产替代的芯片半导体拖一下大盘外,一塌糊涂。
盘后与机构的大神们沟通后发现,集体对后市充满迷茫,而当下最重要的事则又变成了对客户的安抚以及心理按摩。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袭全球;2021年初,大宗商品开启暴涨。
2022年初,毛熊战争替代了疫情突袭,大宗持续加码了暴涨模式,2年的黑天鹅硬被凑到了一起。
当时资本市场的沼泽行情,从开始到结束少说也要3个月才有可能走出泥潭,而现在的市场演绎也不过是提前就写好的剧本。
理解了这些,真的没什么值得担心的,以上是笔者对免费的心理按摩。
2022年,国外战乱,商品暴涨,经济下行,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当极端恶劣天气来临时,觅食的小动物们都倾向于躲进山洞避险,待到雨过天晴时再选择外出猎食。
而自然界这个简单的现象,却道出了我们普通人在金融圈投资的真谛。
这个理财,那个Reits,今天期货,明天外汇,后天又是以某某为底层的衍生品……
能抵抗住各类花枝招展的投资诱惑的朋友,或许会发现
——躺着躺着就赢了。